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让小孩从小就懂关心父母

让小孩从小就懂关心父母

时间:2024-02-11 16:57:49
让小孩从小就懂关心父母

让小孩从小就懂关心父母

让小孩从小就懂关心父母,有些小孩子从小就会帮着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些小孩子却只只顾着自己玩耍,这是为什么呢?都说小孩子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让小孩从小就懂关心父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让小孩从小就懂关心父母1

小孩不关心父母的表现:

家里有好吃的东西,孩子很少请长辈先吃;长辈生病,孩子很少主动问候、照顾;孩子很少帮助长辈干家务活。

小孩子不关心父母的危害:

容易形成对人冷漠无情、自私自利,对家庭、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人格缺陷。

小孩不关心父母的原因分析:

孩子为什么不关心长辈呢?长辈对孩子太过娇惯、溺爱,肯定是一个主要原因。如果什么事情都顺着孩子,就会导致孩子在家长面前很任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并不了解家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怎样相待。

另外,有些家长对孩子管得过严,使孩子很难体会到自尊和来自长辈的关心,很难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有的家长不孝敬长辈,孩子会照样学样。

矫正方法:

(1)养成法:

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祖辈和父母的关系,知道祖辈和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应该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孩子应该在祖辈和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和学习,而不能颠倒主次,逞强胡闹。

同时,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对孩子平等相待。祖辈和父母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要听取他的意见,尽可能按他的合理意见办。长幼有序、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孝心。

可以制定一些家规,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孝敬长辈的行为习惯。要求孩子听从长辈的教育、关心长辈的身体健康、帮助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给长辈添乱。

比如:吃东西时,先给长辈拿;自己出门时,要向长辈打招呼;长辈下班回家时,要主动问候,主动找出替换衣物;长辈劳累时,要主动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请长辈休息一下;长辈生病时,要主动说些宽慰的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照护。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指导、热情鼓励,促使他把这些要求化为自觉的行动。

(2)示范法:

家长应该身体力行,成为孩子尊敬长辈的榜样,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如果住在一起,应该每天向父母问好;吃饭的时候,让父母先坐,主动给父母盛饭;主动给父母捶背、倒热水等。

如果不与老人住在一起,应该多抽出些时间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到做子女的责任。

通过家长自身的行为感染和教育孩子,也会使他养成孝敬长辈的好习惯。

(3)约束法:

对于孩子不恰当的做法,要及时进行约束。

比如:当孩子惯用呼来喝去的方式向长辈提要求时,不管要求是否合理,都一定不能接受,并要指出他错在哪里,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对于这一点,一定要坚持,直到孩子学会用“请您……”“谢谢”等语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让小孩从小就懂关心父母2

第一,培养感同身受的能力

什么叫“感同身受”?就是你觉得苦的,他也觉得苦;你感觉好的,他也感觉好;你觉得累的,他也不轻松;你觉得委屈的,他也不快乐。

孩子不是温室里的花,总有一天他要独自面对风雨。在父母的羽翼下,让他尽量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一种呵护——足够多的生活技能,能帮助他更好应对未来的风险。

比方说,当你觉得累时,让孩子给你捶捶肩、捏捏腿,让他给你端洗脚水;当你忙于家务时,让孩子给你收拾屋子、扫地擦窗户;你做饭他洗碗;你看书他煮茶;每一件为你服务的事情,都在增长孩子的主人翁责任感,体会做事辛劳的同时,增加对父母的体谅。

第二,坚持鼓励孩子的好习惯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孩子有着良好的习惯,也许不久就会被坏习惯带偏。于是我们需要对好习惯不断地强化。

比如朋友家的孩子,从4岁开始洗自己的小衣服,干了之后大人收回来,他自己叠好放回小衣柜里,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下来。偶尔朋友帮孩子叠好给他,他会觉得自己得到了无条件的帮助,感觉很开心,还会很感恩。

孩子关心父母,不是一件两件事就能养成,有些孩子天生懂事,也是佛家说的善缘,有些孩子天生捣蛋,就需要父母用良好的方法去引导了。

第三,强调意义和价值——拒绝功利主义

有些家长会说,孩子学习压力够大了,舍不得再让他为生活操心。

可咱们终究要把孩子培养成合格的人,而不是一个学习的机器——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感情有梦想,后者眼里只有成绩。

只有成绩的孩子,在完成了小学、中学到大学乃至更高学位的考试进阶之后,会感觉自己茫然无助,不知道前程究竟在哪里,就因为他们一直都被功利化的培养,把工具当成了目的——成绩只是工具,成为合格的人才是目的。

家长别把生活想得太简单,感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煮饭了,自然就会做家务了,自然就懂得如何生活了——如果没有习惯煮饭、做家务、好好生活,你让他怎么去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等到他需要做这些时,二三十年都过去了,要改变二三十年的生活方式,容易吗?

所以,在教育引导孩子的时候,要明白每一件事对于孩子的意义和价值:学习意味着更多机会、更有选择;而为父母服务、为家庭付出,意味着更有担当、更懂人情;孰轻孰重?

笔者发现,很多家长一边无意识地包办了孩子90%的生活,一边担忧孩子不懂得感恩、不关心父母、很自我,他们全神贯注却只看到孩子,很少回头看看自己。

既然你都包办了,孩子为何还要去做?既然你可以全权处理,孩子为何还要参与?既然你潜意识就觉得应该为孩子受苦挨累,又何苦去怨孩子不懂事不体谅?

父母才是孩子所有行为的根源,要找问题,先反省自己,也许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让小孩从小就懂关心父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