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推出“应急防护模式”,加强整改力度
豆瓣推出“应急防护模式”,加强整改力度,豆瓣于近日上线了预防网暴的“应急防护模式”,豆瓣官方于去年11月26日统计,其删除了违规及不良信息超过7万条,豆瓣推出“应急防护模式”,加强整改力度。
豆瓣推出“应急防护模式”,加强整改力度1
3月25日消息,为响应国家有关部门对于整治网络暴力的专项行动,减少网络暴力侮辱、诽谤行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豆瓣上线“应急防护模式”。
该功能上线后,当用户受到陌生人的恶意骚扰、或在短时间内面对大量的言论攻击、或感到自身隐私安全遭遇严重威胁时,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应急防护模式进行自我保护。
应急防护模式开启后,他人无法再关注开启防护的用户;未被该用户关注的陌生人无法查看其主页的内容,也无法直接与其进行私信交流,需得到该用户同意后,方可通过私信交流。
此外,开启防护模式的用户发布动态、日记等内容下,含有不友善关键词的评论将会被隐藏,用户设置为“仅被自己关注的人可回复”的动态、日记等内容,所有人无法转发、收藏。
3月15日,国家网信办曾发布消息称,针对当前豆瓣网存在的严重网络乱象,指导北京网信办派出工作督导组,进驻豆瓣督促整改。
3月22日,豆瓣发布公告称,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专项行动的公告》的工作要求,将解散问题小组15个,包括古玩杂货摊、豆瓣韩式泡菜小组、青三创四热血组、十八楼数据库等。2021年9月,豆瓣就曾解散过一批问题小组与违规账号。
豆瓣推出“应急防护模式”,加强整改力度2
3月25日消息,豆瓣于近日上线了预防网暴的“应急防护模式”,目前iOS版本7.25及web端均已上线,安卓版即将上线。
3月15日,国家网信办通报称,针对当前豆瓣网存在的严重网络乱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派出工作督导组,进驻豆瓣网督促整改。
自清朗行动开始后,豆瓣曾多次解散涉饭圈乱象娱乐类小组。其中包括在饭圈中颇具人气的豆瓣拉踩小组、艾玛花园小组等。如今豆瓣颇具规模的娱乐类小组仅剩豆瓣鹅组。
小组最初并非豆瓣主要业务。据AI财经社报道,数据显示,到2006年3月,豆瓣上线一周年时,其注册用户数就已经超过11万,拥有4000个小组,其中,50人以下小组占90%。但近些年,随着饭圈文化兴起,豆瓣娱乐类小组日益活跃,且在舆论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少新闻发源于豆瓣小组爆料。
“小组”开始成为豆瓣另一块重要的业务,但也给豆瓣带来了许多麻烦,其中不仅包括粉丝互撕引发的舆论危机,还有豆瓣小组与豆瓣书影音版块生态割裂严重、用户相互影响等问题。
豆瓣官方于去年11月26日统计,其删除了违规及不良信息超过7万条,禁言违规账号273个。
此前据媒体报道,针对网传豆瓣60%娱乐小组将关闭的消息,豆瓣公关部相关人员回应称不属实,已禁言发布谣言的账号。至于网信办督导组进驻豆瓣的其他细节,豆瓣相关人员表示目前不便回应。
直至今年3月15日,国家网信办发布通报,针对当前豆瓣网存在的严重网络乱象,3月1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派出工作督导组,进驻豆瓣网督促整改。
随后,豆瓣App在华为、OPPO、vivo等部分应用商店被下架,但豆瓣相关人员,这和督导组进驻豆瓣网督促整改无关联。
其实,豆瓣的清朗行动自2021年6月中就开始了。
豆瓣推出“应急防护模式”,加强整改力度3
为响应国家有关部门对于整治网络暴力的专项行动,减少网络暴力侮辱、诽谤行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豆瓣积极升级平台功能,并于近日上线了预防网暴的“应急防护模式”(iOS版本7.25及web端均已上线,安卓版即将上线)。
该新功能的上线,意在当用户受到陌生人的恶意骚扰、或在短时间内面对大量的言论攻击、或感到自身隐私安全遭遇严重威胁时,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应急防护模式进行自我保护。
用户可以在豆瓣App【设置→隐私设置→应急防护模式】或者豆瓣web端【我的豆瓣→设置→隐私设置→应急防护模式】开启应急防护模式。同时,用户还可以设置防护持续时间,时间最长可设置持续14天,到期后防护模式自动结束,如需继续防护,可再次开启;用户也可以在防护模式开启后的任意时间手动关闭设置。
豆瓣App端设置方法
豆瓣web端设置方法
应急防护模式开启后,他人无法再关注开启防护的用户;未被该用户关注的陌生人无法查看其主页的'内容,也无法直接与其进行私信交流,需得到该用户同意后,方可通过私信交流。不仅如此,开启防护模式的用户发布的动态、日记等内容下含有不友善关键词的评论将会被隐藏,用户设置为“仅被自己关注的人可回复”的动态、日记等内容,所有人无法转发、收藏。
应急防护模式在隔绝窥视、预防骚扰、控制传播这三个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切断惯常网暴者对受害者信息收集和信息轰炸的链路,防止网络暴力的发生和传播,进而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和友好的社区氛围。豆瓣也会一直努力,在各方面加强完善,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