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已做好撤离准备
神舟十三号已做好撤离准备,根据中国航天局的消息,神舟十三号乘组将于北京时间4月16号左右返回地面,目前三人组已经在空间站准备妥当,神舟十三号已做好撤离准备。
神舟十三号已做好撤离准备1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近日择机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返回东风着陆场。目前,神舟十三号乘组已做好飞船撤离前的各项准备,东风着陆场及工程相关系统正在开展迎接航天员返回的各项准备。
此次神舟十三号返回采用的是“快速返回”,该技术能将原先的28小时缩短至4~6小时,官方消息表示大约返回时间在8小时左右。
东风着陆场进行搜救演练
那么这一“快返”技术究竟有多牛,是如何实现时间缩短近20个小时的呢?此外,在这众所期待神舟十三号返回之际,既然已经采用了“快返”技术,为何不率先公布返回时间,早做准备呢?在解答这一个个的疑问之前,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太空出差3人组要从太空返回地球,这一过程中究竟会经历些什么。
东风着陆场进行搜救演练
太空出差3人组想要返回地球,过程中会经历些什么?
总的来看,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来看待。首先,第一点就是时间层面上。按照神舟十二号返回时候的经验来看,宇航员从飞船开始与核心舱分离到最终抵达地面,花了整整28小时的时间。显然,这个时间是漫长的,也因此在经过了多次试验后,神舟十三号决定采用“快速返回”技术。
抛开技术本身,那么这个过程中会经历些什么呢?自然而然,这也就延伸到了第二个层面:返回必须经历的“四步走”过程。总体来说,神舟十三号和神舟十二号的流程并没有多大改变,第一步都是先脱离空间站,调整姿态,进行径向交会试验,绕飞到核心舱的下方。自下而上逐步靠近核心舱径向对接口,对径向交会对接的各项技术进行验证,完成后飞船绕飞到核心舱前端。
然后就进入第二步,正式进入返回程序。返回舱和推进舱的双舱组合进行无动力自由下降,从高度大约393公里开始下降,到140公里时候进行分离,再以正确的再入姿态准备切入地球大气层。当高度大约100公里左右时候,返回舱就会依靠返回舱抗烧蚀材料对抗当以7公里每秒的速度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温度约2200-2600℃的高温。
由于其自身被等离子体层包裹,所以会形成黑障。当高度下降到40公里左右时候才会消失,由此该过程中宇航员们会因为黑障存在而与地面失去通信。众所周知,航天员在返回舱内的情况无法实时监控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最重要就是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因此这一过程对返回整个过程尤为关键。
最后,在距离地面大约10公里的高度时候,返回舱会打开引导伞,待张满后再拉出减速伞,在高度大约8公里时候,减速伞会和返回舱进行分离,释放主伞,缓慢降落。等到在接触地面前,大约距离地面1米高度时候启动4台反推发动机,进行最后一次减速,以2米每秒的速度接触地面。
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更可以发现,无论是分离时候的惊心动魄,还是进入大气层进入黑障区,降落过程的不可测,乃至最后降落整个过程中宇航员从太空进入地球会承受的心脏、身体机能等各方面的挑战,每一步都是难关,稍有不注意都可能产生意外,因此并非想象得那么轻松。
神舟十三号首次实施“快速返回”!从28个小时缩减到8个小时,这是一项怎样的技术?
在2022年2月9日的`时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项目技术副经理邵利民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年神舟十三号任务中官宣了这一决定:首次实施“快速返回”技术。表示浙江进一步提升航天员的舒适性及任务实施效率,建立高密度发射任务下多艘载人飞船并行研制、发射、停靠、返回及在轨管理体系。那么这一技术究竟是怎么样的?又有多牛?
首先,从以往的诸多返回经历来看,届时飞行员会在飞船空间内和一堆物资随着返回舱返回。虽然可以吃吃喝喝,但是肯定是没法上厕所的,并且按照神舟十二号的返回全程会经历28小时来看,需要真正坐上一天多时间,不管是狭小的空间还是这么长的返回时间都会让宇航员极度不舒适。
而首次使用的“快速返回”技术就能解决这一难题,几个小时内就能返回,像坐了一趟动车一样,人体舒适度肯定会改善很多。那么节约的近20个小时,甚至通过俄罗斯的经验,我们此次神舟十三号或许还会再缩短返回的时间,究竟是从哪里节约出来的呢?
据相关消息:一方面,在进入大气层前的只有在轨绕飞会从15圈左右缩减到5圈。而另一方面,由于过程和神舟十二号返回时候基本一样,想来缩短时间就主要体现在全程的提速上了。
神舟十三号已做好撤离准备2
根据中国航天局的消息,神舟十三号乘组将于北京时间4月16号左右返回地面,目前三人组已经在空间站准备妥当,并且身体状态方面也是十分不错。
而与此同时,地面的所有准备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根据最新的消息,绝大部分准备工作基本上完成了,各部门随时待命。
除了北京航天指挥中心和空间站密切联系之外,其实在中国航天团队中,还有一个我们所有人容易忽视的队伍,一直在默默地付出着。
他们就是着陆场的地面搜救队伍!
由于本次神十三返回的着陆地点早就公布了,依旧是位于内蒙古的东风着陆场,所以早在半个月之前,所有地面队伍就已经在着陆场进行了布置和演练。
根据最新的消息,北京时间4月13号,东风着陆场展开了全系统综合演练,这已经是他们最近的第三次大规模搜救演练了,同时也是最后一次演练。
早上的时候,举行了动员誓师大会,随后所有救援力量,在东风着陆场进行全流程演练。他们在接到指挥部的落点通告之后,五架直升机和18台搜救车辆,分别从集结点出发,前往待命区域,空中分队收拢飞行,先后到达着陆点依次降落。
紧接着搜救队伍进行了舱外污水井浓度检测、舱体状态检查、开舱门、建立通信链路。然后进行模拟航天员出舱之后的状态检查、重力再适应和生活护理等工作。然后将航天员分别带到各自的直升机。
地面其他队伍开始返回舱扶正、吊装等工作。随后宣布演练成功!
其实熟悉我国载人飞船返回流程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这就是整个我国航天员标准返回的救援工作。
即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对于返回舱的落点,也依旧只能是模糊的概念,因为返回舱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太大,所以落点肯定是有偏差的,只有返回舱落地之后,标的定位器打开,指挥中心才能知道具体地点,然后通知直升机编队立刻赶到。
这个时候必须第一时间赶到,因为返回的过程本身就十分危险,对航天员的考验十分巨大,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看到前不久的神十二返回的时候,直升机几乎是同一时间就赶到了。
此次三位航天员超过180天都在微重力的环境之下, 突然来到地面,肯定是没办法适应重力环境的,因此这个后续的医疗和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而这一切工作,都是看似简单,实则十分困难和繁琐的,根据此前负责搜救的小队队长讲述,他们每一项训练都是长达几个月,接近任务到来的期间,每天都是高强度的训练,加上内蒙古有风沙和低温的影响,他们吃的苦可想而知。
可是即便如此,他们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做的工作神圣而光荣,都在为整个载人飞船返回任务贡献力量。
我想,这就是中国航天的团结和凝聚力,这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都不可或缺!
神舟十三号已做好撤离准备3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4日消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近日择机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返回东风着陆场。目前,神舟十三号乘组已做好飞船撤离前的各项准备,东风着陆场及工程相关系统正在开展迎接航天员返回的各项准备。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成为“入住”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批航天员。
在轨期间,3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支持下,圆满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此外,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首次实现在轨驻留6个月,创下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3名航天员还首次实现在太空跨年、过春节。
航天员着陆后第一件事要干啥?
神舟十三号飞船的航天员已经在空间站内生活了差不多6个月了,他们即将返回地球,当他们乘坐飞船着陆到地面以后,第一件事是要做什么呢?
可能有一些朋友认为在狭小的空间站内生活了那么长时间,回到地面以后第一件事应该是下地走走活动一下筋骨,但这是不现实的,也不安全。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医监医保人员的检查。
因为外太空的环境与地面的环境截然不同,长时间处于外太空失重的环境下,航天员的骨骼肌肉以及心血管系统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当他们从外太空回到地面时,就是从一个失重的环境回到地面的环境,需要重新适应地面的重力环境,立面耐力会下降。所以航天员从太空返回地球以后没法长时间站立,如果直接站立行走可能会摔倒甚至骨折。
为了避免航天员的身体受到伤害,工作人员先对返回舱的外观进行检查,拆除安装在大底的γ高度计的γ射线源,随后才会打开返回舱的门。
打开舱门以后,医监医保人员就会进入返回舱内对航天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初步的检查,还会协助航天员初步适应地面重力,给航天员补充饮用水、营养液等。随后航天员才会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出舱,出舱以后航天员就需要坐在专门的座椅。这不是我们神舟飞船返回地球时的“特殊情况”,俄罗斯的宇航员从联盟飞船出舱的时候也是坐在椅子上的。
随后,这些航天员还需进行隔离,隔离期大约为14天,不过这并不是担心航天员会不会从外太空带回未知的病毒。因为在太空飞行时,航天员一直在空间站、飞船内,即使有时候需要执行舱外活动,他们也会穿着舱外航天服,并不会直接暴露在宇宙环境下。
之所以需要隔离,主要是出于保护航天员的考虑,因为在太空长时间飞行以后,航天员的身体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他们的免疫力。
科学家表示,航天员返回地球以后就会进行身体恢复,包括医学隔离期、医学疗养期和恢复疗养期三个阶段。在为期14天的隔离期,航天员会适应地面重力环境、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等。
度过了隔离期后,还将进入为期20-30天的医学疗养期,继续恢复身体状态。第三个阶段就是恢复疗养期,大约3个月。经过疗养、恢复阶段以后,如果航天员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就可以继续参与到日常的训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