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被骗子盯上
为什么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被骗子盯上,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受骗用户年龄集中在90后,占比63.7%,00后受骗用户占比甚至高于60后的中老年人。为什么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被骗子盯上。
为什么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被骗子盯上1
据公安部统计,2020年,我国共抓获电信诈 骗嫌疑人36.1万名,平均每个骗子一年的业绩可以达到75万元。
90后已经成为新一代韭菜,受骗数量遥遥领先。据浙江省公安厅信息,今年一季度百万元以上的重案中,过半受害人都有大专以上学历。
面对猖獗的骗子,许多人识破套路、试图反杀,但仍然被骗得倾家荡产。
骗子是如何修炼成精的?反杀骗子为什么这么难?
当代年轻人,是怎么被骗子掏空钱包的(来源:网易浪潮工作室)
骗子早已比你以为得更与时俱进。他们的骗术库中,上至AI合成声音,下至新冠疫苗预约,应有尽有;针对高学历的年轻人,还会有量身定制的骗术。
而你面对的,可能是一个拥有这样数据库的骗子团伙。
2015年,刘某接到快递公司电话,称他从武汉邮寄的包裹内有23张伪造身份证。
客服帮他转接到了姜警官手中。姜警官给他一个号码,刘某查证得知它属于武汉市公安局,便对使用该号码的姜警官深信不疑。
姜警官说他涉嫌跨国贩毒洗钱案,并将他转接到宋检察官。在宋检察官的指导下,刘某将自己的全部资金转移到一个管理账户中接受核查,最终惨被骗走7万元。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诈 骗,背后往往是几十人的犯罪窝点。
这个案件中的快递客服、姜警官和宋检察官,其实是集团的一二三线话务员,同属于话务组;和他们平行的,往往还有电脑技术组、洗钱组和管理组。
电脑技术组负责设备,用网页拨号大面积撒网,一个人一天就能打4万个电话。其中,一般有1000个左右的倒霉蛋,在接起电话后选择人工服务。
接下来,洗钱组则负责管理账户,往往由外包团队完成。
管理组招募人手,并组织话术培训。
在他们的领导下,诈 骗公司员工集中吃住、统一管理,制度严格、奖惩分明;就连话务员内部的一二三线,都有严格规定、相互区分;甚至还有绩效要求,每月更新业绩排行。
而这只是这位“老板”坐拥的多个窝点之一,位于东南亚。
随着全球化进程,骗子的窝点已经从东南亚、非洲、欧洲、美国发展到尼泊尔、蒙古等小众地区,管理手段也多种多样。
有的诈 骗团伙给诈 骗业务第一的团队送锦旗,还有的团伙为了让团队新人迅速脱胎换骨,自己办了一档电视节目给员工洗脑。
团伙作案的组合拳,打得你找不着北。
这样的团伙,还往往背靠多种先进技术,同时操纵多张SIM卡、伪装电话、拦截短信,都能轻松实现。
技术升级之外,他们还认真研读心理学。
背靠多种支持的骗子,在跟真警察对线时毫不怯场,还有骗子诈 骗得手后挑衅受害人。
面对骗局,有愤怒的受害人试图反杀,便加入诈 骗团伙,挖走主要成员,成立诈 骗公司,结果锒铛入狱。
正确反杀应该怎么做?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正在被骗,首要任务不应该是规划反杀,而是立刻报警。
如果你没意识到自己陷入骗局,警方也可能通过短信和电话提醒你,你和你身边的人可能正在遭受电信诈 骗。
不过,要成为高端反诈者,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学习反诈 骗知识。
为什么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被骗子盯上2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受骗用户年龄集中在90后,占比63.7%,其次是80后19.6%。而00后受骗用户占比甚至高于60后的中老年人。
为何现在的90后年轻人,越来越容易被网络诈 骗?
年轻人之所以容易被骗,还是和自身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历有关。
可以说90后这一帮朋友,都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新生力量。比起70后80后来说,90后的年轻人更为时尚,赶潮流。不管是接受新鲜事物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还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能力,90后更为有优势。
可以说很大一部分90后,一生下来就接触网络,接触到成功学,自媒体赚钱,网络兼职等。也接触到这个社会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家里的经济条件和自身的一些经历,所以他们更加地会相信网络上赚钱快,能赚钱的项目和投资方式。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是很强的,但有可能缺乏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
就像一些90后的宝妈们,在家里面带孩子有多余的时间。然后在网络上刷短视频,看一些成功学和创业有关的视频。久而久之就想着成为一个经济独立的女性,做一个财务自由的女性。心里想着,只要自己能够赚钱。就不用每天看谁的脸色。或者说自己能够赚钱来补贴家用,让自己的另一半没有那么辛苦。所以她们一直渴望着想要赚钱,渴望成功,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
就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和种子正在萌芽,当看到“日入百元,月入过万,每天动一动手指就能赚钱。只要有时间会上网,会购物,就可以赚钱,每单5~10元不等,多做多得,适合宝妈和广大学生朋友”。自己想要赚钱,但是没时间出门。正是这个时候看到了这样的兼职广告,就觉得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于是义无反顾地相信广告,并联系了对方,表明自己要做兼职。
赚钱是假,诈 骗是真。很多90后的宝妈按照对方的安排刷了第1单,拿到了大概5元左右的佣金,就觉得赚钱原来这么简单,所以就答应继续做兼职。可到最后才发现需要继续刷,多刷,需要完成任务以后才能返现。可这个时候,几千上万块钱的存款,都刷过去了,转到别人的账户。
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妙,但总想着把之前刷进去的钱要回来。所以越刷越多,损失就越来越大。到最后才发现这是诈 骗,自己被骗钱都是最后一个得到消息。结局当然是令人悲痛的,钱没有赚到,却损失了好几万。这就是网络 刷单诈 骗,这就是网络兼职的坑害。
除了90后的宝妈以外,很多学生朋友也都是90后的,他们总想利用自己的年轻帅气,还有可爱,就能够在网络上赚钱。能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比如说赚取生活费,减轻家里面的负担。但这个现实和网络都是残酷的,最后还是一样地落入了网络兼职刷单诈 骗。还有那些已经毕业了的大学生,也会落入冒充客服退款进行诈 骗。甚至也会被冒充注销贷款诈 骗,还有游戏账号诈 骗。
其实,学生最容易被诈 骗的类型,都是冒充一类的。当然这些所讲的`,有可能大部分都符合男性。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网络交友杀猪盘诈 骗,这种诈 骗针对的是女性朋友,特别是90后的。按照年龄推算,年纪最大的90后应该已经是30多岁了。可女性朋友25~30岁之间,都是容易被催婚。
现实生活中工作压力大,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寻找周围的合适伴侣。再加上很多周围的男性都不入自己的法眼,所以很多女性朋友把目标转向网络,想要在茫茫的网络人海当中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和真命天子。
可是到了最后,当我们90后的朋友觉得对方各方面不错,会理财,会健身,积极向上,最主要的是每天对自己嘘寒问暖。于是打心眼里就把自己托付给了对方,对方的话言听计从。对方的要求也会尽量地去满足,可是到了最后才发现,对方是图了自己的存款。当发现自己被骗了以后,痛不欲生。就连知道了这事件自始至终都是被安排好的,都只是一场骗局的时候,也不敢去相信。
不光是女性朋友会遇到,网络杀猪盘诈 骗,男性朋友也会遇到。其实通俗一点说,网络诈 骗套路,无非就是瞄准人性的贪财好色。有人贪小便宜,就会吃大亏,比如说贪图几十块钱的租号费。
有人想快速赚钱,就会被套路,比如相信别人推荐的股票。有人把自己的生活分享在网络上,就会被诈 骗分子所利用,比如杀猪盘诈 骗。有人想在网络上猎艳,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会被威胁恐吓,比如luo聊诈 骗。
当然也有很多诈 骗方式,不是因为贪财好色,而是因为自己的认知问题。比如说冒充公检法,冒充客服退款,注销贷款诈 骗等。其实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可能被诈 骗。因为在诈 骗面前,无关年龄和学历。只看你能不能识破骗局,及时清醒。所以说,预防诈 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
年轻人越来越容易被骗,主要是年轻一类的人群的需求很大,不管是对于物质还是经济。所以他们的需求,才会被诈 骗分子所利用,才导致被网络诈 骗。
一个人被诈 骗是综合很多因素的,并不是那么的无缘无故。比如说在现实当中找不到男朋友,所以才会在网络上寻找。但凡现实当中能有个男朋友,找到个合适的。也不会想着在网络上谈恋爱,就有可能不会被网络杀猪盘诈 骗。
不管是哪一类人,只要你有需求,只要你有需要,就有可能会被网络诈 骗盯上,就有可能上当受骗。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诈 骗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提高警惕,同时也要学习和了解网络诈 骗的预防知识。这样一来,在某一天遇到的时候,才能快速地转过弯来,及时地识破骗局。就很大可能避免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避免上当受骗。
以上是我对网络诈 骗的认识和理解,希望更多的朋友多关心和支持预防诈 骗宣传的工作。我是反诈者罗罗,只有做到全民防诈,才能天下无诈!
为什么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被骗子盯上3
近年来,以电信网络诈 骗为代表的网络犯罪迅速发展,诈 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从微信聊天里的“卖茶小妹”,再到婚恋网站认识的相亲对象,你永远不知道电信网络另一端,与你聊天的究竟是芳心暗许的妙龄佳人,还是意图谋财的抠脚大汉。
北京文艺广播《我们出发吧》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处监督保护科副科长王京、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部副总经理 杨俏为大家普及,如何防范金融诈 骗。
在种类繁多的诈 骗中,通过电话、短信通知“活动中奖”、“税费退返”等形式的电信诈 骗所占比例最高,有46.73%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这种情况,排名第二的则是打着“高收益、低风险”幌子的投资理财诈 骗,43.93%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
所有遭遇到金融骗局的受访者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被骗局所伤害,产生了后续的经济损失。受骗人群中,18—22岁群体较高的受骗率引人瞩目,有42%的受访者表示曾因遭遇诈 骗而遭受损失。在23岁—29岁、30岁—39岁、40—49岁、50—59岁的人群中,因诈 骗而遭受损失的比例分别为26.51%、23.81%、22.58%和28.57%。
什么是金融诈 骗?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
常见的10种金融诈 骗类型及破解对策
一、非法集资诈 骗
犯罪分子承诺高额回报,虚构或夸大投资项目,以虚假宣传造势,进行资金诈 骗。近年流行的P2P网络借贷、违规发行高收益私募基金、高额返现网络积分商城等都涉嫌非法集资。
对策:不轻信,不贪图高额投资回报,如有需要应对相关资质进行核查。
二、假冒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诈 骗
犯罪分子假冒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所谓国家指定账户,并配合调查。
对策:不轻信,如有需要应及时与家人或朋友沟通。
三、假冒领导诈 骗
犯罪分子假冒单位领导或身边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要求到办公室来,不久又打来电话说,因有急事需要钱,不要来了,并要求受害人给他的账户汇钱。
对策:不轻信,如有需要应及时与领导或同事联系确认。
四、假冒他人微信、QQ号等诈 骗
犯罪分子盗取他人微信、QQ、邮箱等,向好友发送相关信息,骗取信任,随后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进行诈 骗。
对策:不轻信,如有需要应及时与好友进行电话等形式的直接沟通,确认真伪。
五、冒充银行诈 骗
以银行的名义,向受害人发送邮件、短信等,谎称系统升级等原因,要求受害人登陆指定链接进行更新,最终获取受害人银行账号、密码等,从而实施犯罪。
对策:不轻信,如有需要应直接与银行客服联系、确认。
六、虚构中奖诈 骗
不法分子以知名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发送中奖信息,谎称受害人被抽中幸运观众,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借口,诱骗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
对策:不轻信,录制节目、参与中奖等一般不会收取费用,如有需要应核实。
七、二维码诈 骗
犯罪分子以降价、奖励等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二维码加入会员等形式,实则附带木马病毒,一旦扫描安装,就会泄露个人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对策:不轻信,来历不明、不是权威购物平台的二维码一律不要扫。
八、虚构车祸、绑架诈 骗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绑架等,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缴纳赎金等为由,要求对方立即汇款到指定账户。
对策:不轻信,如有需要应及时与家人或朋友沟通,或者报警。
九、快递签收诈 骗
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称快递未签收或者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等,要求提供姓名、地址、手机号以及身份证号码等。
对策:不轻信,个人信息一旦透露他人,会给名下的银行卡、信用卡带来安全隐患或者财产损失。
十、金融交易诈 骗
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要求受害人在其自身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实施诈 骗。
对策:不轻信,如有需要应找正规公司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