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

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

时间:2024-03-05 10:22:04
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

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

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作为员工,当我们的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就需要相应的规范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单位单方提出解除合同是需要给劳动者赔偿的,以下分享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

  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1

一、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设区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民法典》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最高的补偿年限是多久

公司和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是不超过十二年的。根据《劳动合同法》法律依据: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自己积极的了解有关的条例,否则自己的事情解决就会有着不小的争议,但是在有关的环节操作上的会有不少的歧义,有关当事人需要收集充分的证据,进而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会有不少的分歧,因此有关的当事人需要学会协商。

三、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要交税吗

1、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需要交税

安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的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

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2、具体计税公式如下:

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免税收入额-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工龄-费用扣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工龄。

公式中“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是指个人取得的补偿收入时实际缴纳到地方税务机关、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或政府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指定专户的部分,对未实际缴纳的不得扣除。

如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已于当月发放工资中扣除,则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计算时不可再重复扣除。工龄”是指计算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的个人实际工作年限,如果实际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经济补偿金和经济赔偿金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概念,针对不同的情形会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和补偿标准。在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有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就应该按时支付,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2

根据《劳动合同法》中的第四十七条相关规定:

1、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进行计算,每满一年则在违约解约时多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的标准向有关的劳动者进行支付。

2、凡是六个月以上且不满一年的情形的,按照一年进行计算。

3、凡是不满六个月的,则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4、当劳动者本人的月工资是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的,市级人民政府所公布的平均工资三倍以上的,其支付的经济补偿的标准是按照当月的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的三倍进行处理,其最高的年限不得超过12年。

以上关于平均工资的计算,是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之后或者是终止前的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中的第87条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如果违反了本法所规定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需要依法参照本法中的第47条所规定的进行经济补偿的标准,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因此,我们发现,如果违法解约的,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

除此以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是补偿金的计算年限。按照现有的法律规定啊,用人单位提出了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所规定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则在违约解约时多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的标准向有关的劳动者进行支付。

凡是六个月以上且不满一年的情形的,按照一年进行计算。凡是不满六个月的,则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当劳动者本人的月工资是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的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所公布的平均工资三倍以上的,其支付的经济补偿的标准是按照当月的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的三倍进行处理,其最高的年限不得超过12年。

2、二是计算的标准,标准应当是参照员工解除合同前的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进行发放。同时,月工资的计算包含了用人单位同劳动者或者国家所规定的其他津贴,补贴等。

以上,就是关于用人单位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候的相关资料。在发生用人单位无理的进行解除劳动合同时,千万不可以意气用事,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依法保护自身。必要的时候,学会向有关的部门进行申诉,仲裁以及诉讼的方式。

  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3

一、仲裁与调解的区别

1、从当事人上讲:“和解”一般是争议当事人之间;调解要有第三人或组织主持;仲裁的主体是仲裁机构。

2、从自愿性来看:和解是当事人主动自愿达成某种合意,调解要有第三人或组织主持,仍是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仲裁则是可以依法强制做出。

3、从法律效力上讲:和解没有法律强制力,当事人可以反悔;调解经司法确认,有法律强制力,可以凭此申请强制执行,普通的调解协议虽然有法律效力,但是不能以此申请强制执行;仲裁有法律效力,可以凭此要求强制执行。

二、仲裁调解的重要性

在我国,调解是仲裁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调解程序只有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才能启动,不是仲裁程序中的必经阶段。仲裁庭在审理案件时会询问参加仲裁的当事人是否愿意进行调解

如果当事人同意,仲裁庭将主持调解;如果当事人不愿意调解,则仲裁庭不能启动调解程序,所以,仲裁程序中是否启动调解程序取决于当事人的自愿选择。

仲裁庭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会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也可以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要求,根据调解协议出具裁决书或调解书。

调解在快速解决纠纷,降低当事人成本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1、如果当事人能够达成一致,签订调解协议,由申请仲裁的一方撤回仲裁申请,则仲裁委员会将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退回部分仲裁费给当事人。2、调解达成协议的,自动履行的比例更高,节省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成本,也能有效降低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风险。

3、调解解决纠纷能使双方当事人继续保持友好的关系,有利于双方今后的商业往来及合作。

鉴于调解具有诸多好处,当事人应认真对待仲裁庭主持下的调解,充分准备,积极参与。首先,当事人应充分了解自己,注意态度。认真考虑自己的胜率和输率,更要考虑自己的不足之处,调解时不能要价太高

实践中面临的执行难问题要作为让步的一个因素在调解时予以考虑,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其次,当事人要把握好接受调解方案的时机和方式。既要考虑实现本方利益,也要考虑对方的可接受度,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平台上尽快接受调解方案。

另外,仲裁庭主持下的调解是灵活多样的,可以在庭审中进行,也可以在庭审后进行;可以口头磋商,也可以书面交换意见。

仲裁庭一般会以下列三种方主持当事人进行调解:

一是仲裁庭同时与双方进行磋商俗称面对面、;

二是仲裁庭分别与双方进行磋商俗称背对背、;

三是双方自行磋商。当事人应诚恳地与对方沟通,寻求解决纠纷的最佳途径。

“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当事人对待调解的重要技巧,不妨在参与调解时留意运用。

《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